步深幽,正雲黃天淡《一萼紅 登蓬萊閣有感》周密

古詩詞查詢

請輸入詩辭關鍵詞:

查詢範圍:    

《一萼紅 登蓬萊閣有感》原文

一萼紅 登蓬萊閣有感

【原文】

步深幽,正雲黃天淡,雪意未全休。

鑒曲寒沙,茂林煙草,

俯仰千古悠悠。

歲華晚,漂零漸遠,

誰念我,同載五湖舟?

磴古松斜,崖陰苔老,一片清愁。

回首天崖歸夢,

幾魂飛西浦,淚灑東州。

故國山川,故園心眼,

還似王粲登樓。

最負他,秦鬟妝鏡,

好河山,何事此時游!

為喚狂吟老監,共賦銷憂。

一萼紅 登蓬萊閣有感註釋

一萼紅 登蓬萊閣有感》註釋

【註釋】:

這首詞中的蓬萊閣在紹興臥龍山,為五代時吳越王錢鏐所建,是浙東名勝。宋恭帝德祐二年(1276),元軍攻佔南宋都城臨安,周密隨即流亡,這年和次年的冬天都曾到過紹興,從詞中描寫冬天的景物來看本詞應是第二年冬天遊覽蓬萊閣時寫的,表達了作者懷念故國山河的愛國憂思。詞人的感受是通過登閣所見景物曲曲傳達出來的。在故國淪亡的情況下,詞人登臨古閣,感慨萬千。時值冬季,天色陰沉,雪意未休,這種淒涼的氣氛很好地烘托了作者的悲涼心境。

上闋以寫景為主。首句「步深幽」三字概括了進山登閣的過程。山路曲折盤桓,行人漸入幽深,「正」字領起下面兩句,交代當時的天氣。冬雲凝重,天色昏黃,彷彿要下雪的樣子。作者以陰沉的天氣烘托自己抑鬱而沉重的心情。「鑒曲」三句,描寫登閣所見到的景物。鑒曲即鑒湖,唐代詩人賀知章告老時曾賜得鑒湖後終於其地。茂林指蘭亭,亦在紹興,東晉名士王羲之等曾於此賦詩詠懷,《蘭亭集序》中有「茂林修竹」之語。鑒湖和蘭亭都是歷史上名士棲游的地方,而今一片蕭瑟和衰敗。詞人撫今追昔,不勝感慨,只覺「千古悠悠」下面「歲華晚」三句,轉而抒發身世飄零的感觸 。登閣時已近年底,可自己仍在飄泊,而此番登臨又是隻身一人,尤感寂寞。「同載五湖舟」,說的是春秋時越國大夫范蠡功成身退與西施泛舟五湖的故事。自己雖然也和范蠡一樣隱遁避世,四處漂泊,卻是形單影孤 ,誰來與我作伴?「磴古」以下三句,再從抒情轉入寫景 。古老的石級,歪歪斜斜的老松,山崖背陽處多年積成的青苔,此情此景,怎能叫人不生「一片清愁」?

上闋寫罷令人愁腸百結的冬景,下闋而抒發對故國山河的感懷,對宋朝大好江山喪失的痛惜。下闋首句以換頭用「回首」帶起三句,述說流亡歲月中對故鄉故都的刻骨思念。多少次我夢裡回到故國,不禁眼淚灑遍家園。西浦、東州都是紹興地名。周密祖籍濟南,長期寓居吳興,故將江浙一帶視為第二故鄉。但今日登閣眺望,頗像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登樓,看到故國山川 、園林已今非昔比 ,不禁憂思萬端。心眼,胸懷、氣度。「最負他,秦鬟妝鏡,好江山、何事此時游」二句點題集中抒發了國破家亡的痛苦 。秦鬟,指美如髻鬟的秦望山,在紹興東南。妝鏡,指清如明鏡的鑒湖水。這句極力鋪陳山川的美麗,可是,這麼嬌美的山川,為什麼到這個時候才來游賞呢?江山已經易主,故園已經不再,這才是作者最為痛心疾首的。「最負他、秦鬟妝鏡,好江山,何事此時游!」兩句一出,直抒作者愁恨,給讀者以極大震憾。結尾二句,卻又筆頭一轉,輕輕遠拓開去。「狂吟老監」指賀知章,他曾任秘書監,又自號「四明狂客」。詞人要召喚他一起來賦詩消憂,如象離主題遠了一點,其實正表明憂愁鬱結,難以消除,愁情反而更深了。

這首詞借物抒懷,以陰沉淒涼的冬景表達作者國破家亡四處漂泊的憂思。詞的上闋涉及國土淪亡,但蕭敝的冬景無處不滲透遺民的哀痛。下闋改用直抒胸臆的手法。回首」三句,似欲打開感情的閘門一任奔瀉,以傾吐心頭鬱積的哀傷,然而,至「還似王粲登樓」句一頓,至「好江山、何事此時游」時作者的悲憤之情突至高峰。隨後卻輕輕一退,轉而要呼喚「四明狂客」賀知章,來與自己一道吟賦。這樣層層推進,迴環往復,構成了本詞情思哀婉和沉鬱頓挫的風格特徵。草窗詞素以意象縝密著稱。綜觀全詞,寫景空遠,抒情婉曲,結構細密,引事用典十分貼切,充分體現出作者深厚的詞學功底和創作才力。所以這首詞一直被推為《草窗詞》的壓卷之作。

一萼紅 登蓬萊閣有感》相關問答

宋朝 古詩 一萼紅 登蓬萊閣有感 的作者是誰?

宋朝 古詩 一萼紅 登蓬萊閣有感 的作者是 周密

古詩 一萼紅 登蓬萊閣有感 全詩共多少字?

古詩 一萼紅 登蓬萊閣有感 全詩共108字。

步深幽下一句是什麼?

步深幽,正雲黃天淡

詩句 步深幽,正雲黃天淡 出自哪首詩?

步深幽,正雲黃天淡 出自 宋朝 的詩 《一萼紅 登蓬萊閣有感》。

《一萼紅 登蓬萊閣有感》相關
關於《一萼紅 登蓬萊閣有感》
詩詞大全
經典詩集
詩集大全
各個朝代的詩
課本古詩詩辭
黃歷查詢
日曆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