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獨酌其一》
【原文】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
永結無情游,相期邈雲漢。
《月下獨酌其一》註釋
【註解】:
花間一壺酒。 ( 間一作下, 一作前 )
相期邈雲漢。 ( 邈雲漢一作碧巖畔 )
1、將:偕,和。
2、相期:相約。
3、雲漢:天河。
【韻譯】:
準備一壺美酒,擺在花叢之間,
自斟自酌無親無友,孤獨一人。
我舉起酒杯邀請媚人的明月,
低頭窺見身影,共飲已有三人。
月兒,你那裡曉得暢飲的樂趣?
影兒,你徒然隨偎我這個孤身!
暫且伴隨玉兔,這無情瘦影吧,
我應及時行樂,趁著春宵良辰。
月聽我唱歌,在九天徘徊不進,
影伴我舞步,在地上蹦跳翻滾。
清醒之時,咱們儘管作樂尋歡,
醉了之後,免不了要各自離散。
月呀,願和您永結為忘情之友,
相約在高遠的銀河岸邊,再見!
【評析】:
??原詩共四首,此是第一首。詩寫詩人在月夜花下獨酌,無人親近的冷落情景。詩
人運用豐富的想像,表現出由孤獨到不孤獨,由不孤獨到孤獨,再由孤獨到不孤獨的
一種複雜感情。
??李白仙才曠達,物我之間無所容心。此詩充分表達了他的胸襟。詩首四句為第一
段,寫花、酒、人、月影。詩旨表現孤獨,卻舉杯邀月,幻出月、影、人三者;然而
月不解飲,影徒隨身,仍歸孤獨。因而自第五句至第八句,從月影上發議論,點出
「行樂及春」的題意。最後六句為第三段,寫詩人執意與月光和身影永結無情之遊,
並相約在邈遠的天上仙境重見。全詩表現了詩人懷才不遇的寂寞和孤傲,也表現了他
放浪形骸、狂蕩不羈的性格。
??邀月對影,千古絕句,正面看似乎真能自得其樂,背面看,卻極度淒涼。
--引自"超純齋詩詞"bookbest.163.net 翻譯、評析:劉建勳
DRINKING ALONE WITH THE MOON
From a pot of wine among the flowers
I drank alone. There was no one with me --
Till, raising my cup, I asked the bright moon
To bring me my shadow and make us three.
Alas, the moon was unable to drink
And my shadow tagged me vacantly;
But still for a while I had these friends
To cheer me through the end of spring....
I sang. The moon encouraged me.
I danced. My shadow tumbled after.
As long as I knew, we were boon companions.
And then I was drunk, and we lost one another.
...Shall goodwill ever be secure?
I watch the long road of the River of Stars.
佛教中有所謂「立一義」,隨即「破一義」,「破」後又「立」,「立」後又「破」,最後得到究竟辯析方法。用現代話來說,就是先講一番道理,經駁斥後又建立新的理論,再駁再建,最後得到正確的結論。關於這樣的論證,一般總有雙方,相互「破」、「立」。可是李白這首詩,就只一個人,以獨白的形式,自立自破,自破自立,詩情波瀾起伏而又純乎天籟,所以一直為後人傳誦。
詩人上場時,背景是花間,道具是一壺酒,登場腳色只是他自己一個人,動作是獨酌,加上「無相親」三個字,場面單調得很。於是詩人忽發奇想,把天邊的明月,和月光下自己的影子,拉了過來,連自己在內,化成了三個人,舉杯共酌,冷清清的場面,就熱鬧起來了。這是「立」。
可是,儘管詩人那樣盛情,「舉杯邀明月」,明月畢竟是「不解飲」的。至於那影子呢?雖則如陶潛所謂「與子相遇來,未嘗異悲悅,憩蔭若暫乖,止日終不別」(《影答形》),但畢竟影子也不會喝酒;那麼又該怎麼辦呢?姑且暫將明月和身影作伴,在這春暖花開之時(「春」逆挽上文「花」字),及時行樂吧!「顧影獨盡,忽焉復醉。」(陶潛飲酒詩序中語)這四句又把月和影之情,說得虛無不可測,推翻了前案,這是「破」。
其時詩人已經淅入醉鄉了,酒興一發,既歌且舞。歌時月色徘徊,依依不去,好像在傾聽佳音;舞時自己的身影,在月光之下,也轉動零亂,似與自己共舞。醒時相互歡欣,直到酩酊大醉,躺在床上時,月光與身影,才無可奈何地分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這四句又把月光和身影,寫得對自己一往情深。這又是「立」。
最後二句,詩人真誠地和「月」、「影」相約:「永結無情游,相期邈雲漢。」然而「月」和「影」畢竟還是無情之物,把無情之物,結為交遊,主要還是在於自己的有情,「永結無情游」句中的「無情」是破,「永結」和「游」是立,又破又立,構成了最後的結論。
題目是「月下獨酌」,詩人運用豐富的想像,表現出一種由獨而不獨,由不獨而獨,再由獨而不獨的複雜情感。表面看來,詩人真能自得其樂,可是背面卻有無限的淒涼。詩人曾有一首《春日醉起言志》的詩:「處世若大夢,胡為勞其生?所以終日醉,頹然臥前楹。覺來盼庭前,一鳥花間鳴。借問此何時,春風語流鶯。感之欲歎息,對酒還自傾。浩歌待明月,曲盡已忘情。」試看其中「一鳥」、「自傾」、「待明月」等字眼,可見詩人是怎樣的孤獨了。孤獨到了邀月與影那還不算,甚至於以後的歲月,也休想找到共飲之人,所以只能與月光身影永遠結游,並且相約在那邈遠的上天仙境再見。結尾兩句,點盡了詩人的踽踽涼涼之感。
(沈熙乾)
問唐朝 古詩 月下獨酌其一 的作者是誰?
答唐朝 古詩 月下獨酌其一 的作者是 李白。
問古詩 月下獨酌其一 全詩共多少字?
答古詩 月下獨酌其一 全詩共70字。
問花間一壺酒下一句是什麼?
答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問詩句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出自哪首詩?
答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出自 唐朝 的詩 《月下獨酌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