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觀獵》王維

古詩詞查詢

請輸入詩辭關鍵詞:

查詢範圍:    

《觀獵》原文

觀獵

【原文】

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

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

忽過新豐市,還歸細柳營。

回看射鵰處,千里暮雲平。

觀獵註釋

觀獵》註釋

詩題一作《獵騎》。從詩篇遒勁有力的風格看,當是王維前期作品。詩的內容不過是一次普通的狩獵活動,卻寫得激情洋溢,豪興遄飛。至於其藝術手法,幾令清人沈德潛歎為觀止:「章法、句法、字法俱臻絕頂。盛唐詩中亦不多見。」(《唐詩別裁》)

詩開篇就是「風勁角弓鳴」,未及寫人,先全力寫其影響:風呼,弦鳴。風聲與角弓(用角裝飾的硬弓)聲彼此相應:風之勁由弦的震響聽出;弦鳴聲則因風而益振。「角弓鳴」三字已帶出「獵」意,能使人去想像那「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的射獵場面。勁風中射獵,該具備何等手眼!這又喚起讀者對獵手的懸念。待聲勢俱足,才推出射獵主角來:「將軍獵渭城」。將軍的出現,恰合讀者的期待。這發端的一筆,勝人處全在突兀,能先聲奪人,「如高山墜石,不知其來,令人驚絕」(方東樹)。兩句「若倒轉便是凡筆」(沈德潛)。

渭城為秦時咸陽故城,在長安西北,渭水北岸,其時平原草枯,積雪已消,冬末的蕭條中略帶一絲兒春意。「草枯」「雪盡」四字如素描一般簡潔、形象,頗具畫意。「鷹眼」因「草枯」而特別銳利,「馬蹄」因「雪盡」而絕無滯礙,頷聯體物極為精細。三句不言鷹眼「銳」而言眼「疾」,意味獵物很快被發現,緊接以「馬蹄輕」三字則見獵騎迅速追蹤而至。「疾」「輕」下字俱妙。兩句使人聯想到鮑照寫獵名句:「獸肥春草短,飛鞚越平陸」,但這裡發現獵物進而追擊的意思是明寫在紙上的,而王維卻將同一層意思隱然句下,使人尋想,便覺詩味雋永。三四句初讀似各表一意,對仗銖兩悉稱;細繹方覺意脈相承,實屬「流水對」。如此精妙的對句,實不多見。

以上寫出獵,只就「角弓鳴」、「鷹眼疾」、「馬蹄輕」三個細節點染,不寫獵獲的場面。一則由於獵獲之意見於言外;二則射獵之樂趣,遠非實際功利所可計量,只就獵騎英姿與影響寫來自佳。

頸聯緊接「馬蹄輕」而來,意思卻轉折到罷獵還歸。雖轉折而與上文意脈不斷,自然流走。「新豐市」故址在今陝西臨潼縣,「細柳營」在今陝西長安縣,兩地相隔七十餘里。此二地名俱見《漢書》,詩人興會所至,一時彙集,典雅有味,原不必指實。言「忽過」,言「還歸」,則見返營馳騁之疾速,真有瞬息「千里」之感。「細柳營」本是漢代周亞夫屯軍之地,用來就多一重意味,似謂詩中狩獵的主人公亦具名將之風度,與其前面射獵時意氣風發、颯爽英姿,形象正相吻合。這兩句連上兩句,既生動描寫了獵騎情景,又真切表現了主人公的輕快感覺和喜悅心情。

寫到獵歸,詩意本盡。尾聯卻更以寫景作結,但它所寫非營地景色,而是遙遙「回看」向來行獵處之遠景,已是「千里暮雲平」。此景遙接篇首。首尾不但彼此呼應,而且適成對照:當初是風起雲湧,與出獵緊張氣氛相應;此時是風定雲平,與獵歸後躊躇容與的心境相稱。寫景俱是表情,於景的變化中見情的消長,堪稱妙筆。七句語有出典,《北史·斛律光傳》載北齊斛律光校獵時,於雲表見一大鳥,射中其頸,形如車輪,旋轉而下,乃是一雕,因被人稱為「射鵰手」。此言「射鵰處」,有暗示將軍的膂力強、箭法高之意。詩的這一結尾遙曳生姿,饒有餘味。

綜觀全詩,半寫出獵,半寫獵歸,起得突兀,結得意遠,中兩聯一氣流走,承轉自如,有格律束縛不住的氣勢,又能首尾迴環映帶,體合五律,這是章法之妙。詩中藏三地名而使人不覺,用典渾化無跡,寫景俱能傳情,至如三四句既窮極物理又意見於言外,這是句法之妙。「枯」、「盡」、「疾」、「輕」、「忽過」、「還歸」,遣詞用字準確錘煉,鹹能照應,這是字法之妙。所有這些手法,又都妙能表達詩中人生氣遠出的意態與豪情。所以,此詩完全當得起盛唐佳作的稱譽。

(周嘯天)

觀獵》相關問答

唐朝 古詩 觀獵 的作者是誰?

唐朝 古詩 觀獵 的作者是 王維

古詩 觀獵 全詩共多少字?

古詩 觀獵 全詩共40字。

風勁角弓鳴下一句是什麼?

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

詩句 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 出自哪首詩?

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 出自 唐朝 的詩 《觀獵》。

《觀獵》相關
關於《觀獵》
詩詞大全
經典詩集
詩集大全
各個朝代的詩
課本古詩詩辭
黃歷查詢
日曆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