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光搖縹瓦,望晴簷多風《三姝媚》史達祖

古詩詞查詢

請輸入詩辭關鍵詞:

查詢範圍:    

《三姝媚》原文

三姝媚

【原文】

煙光搖縹瓦。望晴簷多風,柳花如灑。錦瑟橫床,想淚痕塵影,鳳弦常下。倦出犀帷,頻夢見、王孫驕馬。諱道相思,偷理綃裙,自驚腰衩。惆悵南樓遙夜。記翠箔張燈,枕肩歌罷。又入銅駝,遍舊家門巷,首詢聲價。可惜東風,將恨與、閒花俱謝。記取崔徽模樣,歸來暗寫。

三姝媚註釋

三姝媚》註釋

【註釋】:

論及史祖達在宋詞中的地位,他上承周邦彥,又受到同時代的前輩詞人姜白石的影響,應屬周姜這一流派。周邦彥秦觀乃至柳永詞都描寫過歌妓,表現了對她們的同情,史達祖這首詞氣格渾成,完全可以跟前輩詞人並列而不遜色。

起三句寫春晴時節柳花風中的來訪 。縹瓦晴簷,春滿小巷。一個「搖」字刻畫出煙光微照、縹瓦閃爍的景象。以望中的風急絮飛襯托,使明媚的春色融進了詞人淒惻的情緒,勾起黯然銷魂的別情。這三句詞語渾融,情含景中。對此景色 ,急欲一見伊人之情,躍然紙上。及入妝樓,卻不見伊人 ,但見「 錦瑟橫床」。「想」字直貫下文。詞人從對方著筆,推想對方別後不理樂器,不出帷幕,因入骨相思,而思極成夢。「倦出犀帷,頻夢見、王孫驕馬」,「倦」字,「頻」字,巧妙地寫出了分別以後,無法排解的相思之苦,不僅表現了伊人感情的執著 ,更寫出她獨居小樓的孑立。

「諱道相思」三句,進一步委婉曲折地刻畫了這位多情女子的形象。連魂夢都縈繞在情人身上,在別人面前卻諱莫如深地掩飾自己的感情,當她暗中整理舊著羅裙,突然發現腰圍瘦損而驚呆了。這裡有故作矜持的嬌癡,有突然驚訝的動作,有難以掩蓋的感情起伏,有由鎮靜到驚訝的跳動畫面。這樣的複雜心態動作變化,凝聚在短短的十二字裡,神味極為雋永。過片「惆悵南樓遙夜」三句,轉入初次相遇的回憶,用對比手法深化了詞人思念之情。「 南樓」即詞人此時所在的妝樓。「 遙」字點明初見與此次相訪相距時間之長。翠箔燈下,枕肩曼歌。昔日的樂器,就是此時橫床的錦瑟和想像中常下的鳳弦。這二句濃彩重抹,烘托出面對「 錦瑟橫床 」時的悲痛心情。以「記」字喚起當時的甜蜜回憶來反襯此時感受的難忍之痛。這樣的映襯,使初見和最後訪問的兩個畫面構成了有機的整體。

下面遞入遍訪舊家門巷打探消息,與篇首暗中連接。渾灝流轉,一氣直下 ,轉折處十分空靈。「又入銅駝,遍舊家門巷,首詢聲價 。」洛陽有銅駝街,繁華遊樂之地,這裡借指京師臨安。舊家,從前。這是詞人重到臨安,訪問伊人情景的再現。與周邦彥《瑞龍吟》「 前度劉郎重到,訪鄰尋裡,同時歌舞。唯有舊家秋娘,聲價如故」比較,更顯出詞人最後訪問時的焦急與期待。這種寫法又隱隱暗示出後來的追尋無果。果然得到的消息,卻是伊人隨閒花的凋謝而消逝了。「可惜東風 」二句,分三疊寫情:閒花無主,同情伊人的淪落;東風無情,惋惜環境的摧殘;帶恨離去,只能灑下相思的淚水。東風何能解人意,正是人愁自愁,而更恨東風之無情。既是曲筆,將沉痛感情,曲曲傳出;又是大筆,既小結前文,又包掃前文,截住感情的波濤,使未了之情,暫時煞住。其情之痛之切令人回味不盡。一結,用元稹《崔徽歌序》裡裴敬中與妓女崔徽相愛,崔徽臨死留下肖像送給裴敬中的故事。這是詞人感情的餘波。伊人並未留下肖像,只好「記取」遺容,歸後「 暗寫」,長期牽掛思念。這是崔徽典故的活用,筆法曲折變化,寫出了極細微的感情,用此收束全詞,既空靈,又沉厚。

馮煦《蒿庵論詞 》引毛先舒論詞 :「言欲層深,語欲渾成 。」這首詞正體現了這個特點。上片寫最後訪問時所見和聯想中伊人對自己的不盡的相思,已經逆攝下片初次相見的傾心和對伊人突然離去的悼念。為了抒相思之情略去了中間無限情事:只寫初遇和最後訪問,把兩人往還中的繾綣深情略去了;只寫死別的痛苦,把生前分離時的難堪略去了。給人以想像的極大空間。為了突出最後訪問這一痛心場面,詞人在下片以「又入銅駝」領起,鉤連銜接,使上下片融為一體,用筆開闔動盪 ,這是章法上的層深。「諱道相思」三句層層深入傳相思之神,「 可惜東風」二句層層深入寄悼念之意,這是句法上的層深。情與景,人與物,初見和死別,當時的歡娛和此時的悲哀,死者的多情和生者的遺恨,渾然融為一體,此詞氣格之渾成,完全可以繼承周邦彥。

三姝媚》相關問答

宋朝 古詩 三姝媚 的作者是誰?

宋朝 古詩 三姝媚 的作者是 史達祖

古詩 三姝媚 全詩共多少字?

古詩 三姝媚 全詩共99字。

煙光搖縹瓦下一句是什麼?

煙光搖縹瓦,望晴簷多風

詩句 煙光搖縹瓦,望晴簷多風 出自哪首詩?

煙光搖縹瓦,望晴簷多風 出自 宋朝 的詩 《三姝媚》。

《三姝媚》相關
關於《三姝媚》
詩詞大全
經典詩集
詩集大全
各個朝代的詩
課本古詩詩辭
黃歷查詢
日曆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