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山海經》 其一》
【原文】
孟夏草木長,繞屋樹扶疏。
眾鳥欣有托,吾亦愛吾廬。
既耕亦已種,時還讀我書。
窮巷隔深轍,頗回故人車。
歡言酌春酒,摘我園中蔬。
微雨從東來,好風與之俱。
泛覽《周王傳》,流觀《山海圖》。
俯仰終宇宙,不樂復何如。
《讀《山海經》 其一》註釋
《讀山海經》是陶淵明隱居時所寫13首組詩的第一首。詩的前6句向人們描述:初夏之際,草木茂盛,鳥托身叢林而自有其樂,詩人寓居在綠樹環繞的草廬,也自尋其趣,耕作之餘悠閒地讀起書來。情調顯得是那樣的安雅清閒,自然平和,體現出世間萬物、包括詩人自身各得其所之妙。
接下來描寫讀書處所的環境。詩人居住在幽深僻遠的村巷,與外界不相往來,即使是前來探訪的老朋友,也只好駕車掉轉而去。他獨自高興地酌酒而飲,採摘園中的蔬菜而食。沒有了人世間的喧鬧和干擾,是多麼的自在與自得啊!初夏的陣陣和風伴著一場小雨從東而至,更使詩人享受到自然的清新與愜意。
詩的最後4句概述讀書活動,抒發讀書所感。詩人在如此清幽絕俗的草廬之中,一邊泛讀「周王傳」,一邊流覽《山海經圖》。「周王傳」即《穆天子傳》,記敘周穆王駕八駿游四海的神話故事;《山海經圖》是依據《山海經》中的傳說繪製的圖。從這裡的「泛覽」、「流觀」的讀書方式可以看出,陶淵明並不是為了讀書而讀書,而只是把讀書作為隱居的一種樂趣,一種精神寄托。所以詩人最後說,在低首抬頭讀書的頃刻之間,就能憑藉著兩本書縱覽宇宙的種種奧妙,這難道還不快樂嗎?難道還有比這更快樂的嗎?
(何效明)
http://ywbs.cn/mypage/page1.asp?pid=3981&pgid=32490
------------------------------------------------
[說明]
這組詩大約作於宋武帝永初三年(422),陶淵明五十八歲。
這組詩除第一首具有詩序的性質外,其他十二首分詠《山海經》和《穆
天子傳》中所記奇異事物,多為借古諷今之作,以抒發詩人的壯志豪情和對
現實不滿的感慨。
《山海經》是我國古代地理名著。十八卷。作者不詳。內容主要為民間
傳說中的地理知識,包括山川、道裡、民族、物產、藥物、祭祀、巫醫等,
保存了不少遠古的神話傳說。晉代郭璞作注。《穆天子傳》是晉代從戰國時
魏王墓中發現的先秦古書(《汲家書》)之一,作者不詳。舊題晉郭噗注。
六卷。前五卷記周穆王駕八駿西遊故事,後一卷記盛姬之死及其喪儀。
其一(1)
孟夏草木長,繞屋樹扶疏(2)。
眾鳥欣有托,吾亦愛吾廬(3)。
既耕亦己種,時還讀我書。
窮巷隔深轍,頗回故人士」。
歡然酌春酒,摘我園中疏。
微雨從東來,好風與之俱。
泛覽周王傳,流觀山海圖(5)。
俯仰終宇宙,不樂復何如(6)?
[註釋]
(1)這旨詩自詠隱居耕讀之樂,是組詩的序詩。初夏之季,耕種之餘,飲酌春酒,觀覽圖書的詩
人的神情伴隨著美妙的神話故事邀游宇宙,樂趣無窮。
(2)盂夏:初夏,農曆四月。扶疏:枝葉茂盛紛披的樣子。《韓非子?揚權》:「為人君者,數
披其木,毋使本枝扶疏。」
(3)欣有托:因為有了依托而高興。托:依托、指寄身之處。廬:住宅。
(4)窮巷:僻巷。隔深轍:謂距離大路很遠。隔:隔開,相距。轍:車轍,代指大路。頗回故人
車:經常使老朋友的車子掉轉回去。頗:很,這裡指經常。回:回轉。故人:熟人,老朋友。
(5)周王傳:指《穆夫子傳》。山海圖:指《山海經圖》。《山海經》原有古圖及漢代所傳圖,
晉代郭璞曾為《山海經》作注,有圖及贊。後原圖均失,今所見圖是清人補畫。
(6)俯仰:俯仰之間,形容時間很短。終窮,盡。
[譯文]
夏初草木競生長,
葉茂枝繁樹繞屋。
眾鳥歡欣有住處,
我也喜愛我茅廬。
耕田播種事已畢,
有空還家讀我書。
僻巷距離大道遠,
友朋無奈轉回路。
我心歡快飲春酒,
摘取園中好菜疏。
微雨濛濛東面來,
好風與共使心舒。
《穆天子傳》泛觀覽,
《山海經》中翻畫圖。
頃刻邀遊遍宇宙,
我心不樂又何如?
-----------孟二冬《陶淵明集譯注》-----------
問魏晉 古詩 讀《山海經》 其一 的作者是誰?
答魏晉 古詩 讀《山海經》 其一 的作者是 陶淵明。
問古詩 讀《山海經》 其一 全詩共多少字?
答古詩 讀《山海經》 其一 全詩共80字。
問孟夏草木長下一句是什麼?
答孟夏草木長,繞屋樹扶疏
問詩句 孟夏草木長,繞屋樹扶疏 出自哪首詩?
答孟夏草木長,繞屋樹扶疏 出自 魏晉 的詩 《讀《山海經》 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