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不窮人,人道得詩《沁園春》陳人傑

古詩詞查詢

請輸入詩辭關鍵詞:

查詢範圍:    

《沁園春》原文

沁園春

【原文】

詩不窮人,人道得詩,勝如得官。有山川草木,縱橫紙上,蟲魚鳥獸,飛動毫端。水到渠成,風來帆速,廿四中書考不難。惟詩也,是乾坤清氣,造物須慳。金張許史渾閒。未必有功名久後看。算南朝將相,到今幾姓,西湖名勝,只說孤山。像笏堆床,蟬冠滿座,無此新詩傳世間。杜陵老,向年時也自,井凍衣寒。

沁園春註釋

沁園春》註釋

【註釋】:

我國古典詩歌寫「憂愁」的作品尤其多,詩彷彿是詩人走投無路的象徵。鍾嶸在《詩品序》中自「至於楚臣去境,漢妾辭宮」以下,列舉了六種人們的痛苦遭遇 ,這些遭遇給人帶來的痛苦 ,都要憑借「陳詩」「以展其義 」、「長歌」「以騁其情」。這樣才能使「窮賤易安 ,幽居靡悶」。鍾氏把文學創作與作者的不幸緊密地聯繫在一起,於是使得一些平庸俗氣的士人認為文學著作為不祥之物,並且它會導致災難,即所謂「不有人咎 ,必有天殃」。因此北宋歐陽修曾駁斥了詩能使人窮的說法。

作者受到了歐陽修的啟發,結合自己的感觸,作者寫了該詞,充分讚美了詩人的價值,表現出一代文人的廣闊胸襟和非凡的自信。

「詩不窮人 ,人道得詩,勝如得官。」作者起句指出詩並不使人「窮 」,有人說得到優美的詩句勝於得到好官呢 !這裡是化用唐鄭谷《靜吟》「相門相客應相笑,得句勝於得好官」句,作者對鄭谷語是充分肯定的。詞的開篇就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把作詩和作官對立起來,以詩人得詩勝於得好官來充分肯定詩人的價值,反映了古代文人投身詩文創作的執著追求和對此的真切熱愛的語言。「有山川草木,縱橫紙上;蟲魚鳥獸,飛動毫端。」此四句化用上述歐陽修之語,言詩人胸中蘊藏著廣闊的世界,筆端能驅使山川草木、蟲魚鳥獸 ,萬事萬物都將進入詩篇。這裡的「縱橫」和「飛動」兩個詞語非常生動傳神,把鬱鬱蒼蒼的山川草木和生機勃勃的蟲魚鳥獸表現得十分淋漓盡致,勾勒出豐富多彩的藝術形象世界 。「水到渠成,風來帆速 ,廿四中書考不難。」「考」,吏部每年對官員考核,任滿一週年為一考。中書即中書令,是唐代中書省是最高長官,為宰相。唐中葉時郭子儀,累官至太尉 、中書令,封汾陽王,號「尚父」,權傾天下,其中為中書令之時間最長,得二十四考。這些不僅為世俗的目光所仰慕,即使在正統史家看來也是難能可貴,可是作者用「水到渠成,風來帆速」兩個淺而生動的比喻,說明們的累至高官,其實並不難,只不過是時會所致而已。名垂千古的忠臣良將不過如此,其他平庸之輩便更不在話下了 。人們所說的 ,作者如此用筆 ,目的還在於反襯詩人之難得 ,並進一步把為官和作詩來進行比較 。作官,什麼才難呢?作者答道: 「惟詩也,是乾坤清氣,造物須慳。」「清氣」指俊爽超脫豪邁之氣 ,曹丕在《典論·論文》中指出:「文以氣為主 ,氣之清濁有體,不可力強而致。」他認為文章根據作者氣質不同,分清濁二體。這裡作者把秉沉濁之氣者排出詩人行列,認為詩是天地間清氣的集中表現,因此,造物者是不願輕意給予的。言外之意是詩才難得,只有超脫了世間的庸俗氣息才能得到天地間清氣,寫出清澈的詩篇。作者將寫詩與天地間的傳揚之氣緊密相連,實則指出詩人乃得天地之最精而生,可謂將詩人價值推崇到極致。

過片又從世間權貴不足貴說起。「金張許史渾閒,未必有功名久後看 。」金日石單、張湯的後代,世為貴顯,與外戚許氏、史氏交好,是西漢宣帝時的四大家族,他們或是高官,或是貴戚,都曾權傾一時,為人們所羨慕,作者則認為極為平常,他用「渾閒」二字 ,將這些當時大人物一筆抹殺 。的確,在當時炙手可熱的人物未必有什麼對社會、對人類有益的「功名」,他們隨著時光一起消逝是完全合理的。「算南朝將相 ,到今幾姓;西湖名勝,只說孤山。」這一韻把歷史上的權貴和歷史上的詩人作了生動的比較 。「南朝」指宋齊梁陳,都建都於建康,偏安江左,所以故稱南朝。當時將相多為腐敗衰朽的高門士族,王、謝、瘐、顧幾大姓之間輪流執掌國政。他們當時都曾不可一世,可是到今天有人們對豪門貴胄記憶頗少,這裡(包括上韻的「 金張許史 」)說的雖是古代的權貴,實際上指南宋王朝的權貴奸佞如史彌遠、賈似道一類的人,他們或是已死,或正在氣焰囂張,世人為之側目 ,作者認為他們遲早要被人們所唾棄。與此相反,那位宋初隱居於西湖孤山、妻梅子鶴的詩人林逋,雖然他也沒有什麼「功名 」,但因為他不趨慕富貴,寫下許多清麗的詩篇,因此被人們永遠記憶,他的居住之地也成為西湖名勝,給湖山也增加無窮的魅力詞人讚美創造精神財富的詩人,極力貶低富貴榮華,功名利祿,抒發詞人蔑視權貴的激憤之情。到此作者意猶未盡 。「像笏堆床,蟬冠滿座,無此新詩傳世間」。「笏」為古代官員上進所執之手板,唐玄宗時崔承慶一家 ,滿門高官 ,每歲家宴之時,其子婿畢至,「組佩輝映 ,以一榻置笏 ,重疊其上」。後多用以形容官僚子弟為高官者眾多,清代有傳奇名《滿床笏 》。「蟬冠」,漢代皇帝侍從官員所著之冠以貂尾蟬文裝飾 ,後來成為顯貴之代稱 。此二句言貴族之家盡可安排自己的子弟佔據高官要職,傳給他們財富權勢,但卻不可能給他們以濟世的才華。他們不會有傳世的詩句流傳在人間,他們無法創造精神財富。寫到這裡,作者充滿詩人的自豪感,因之,他舉出了最能引起詩人驕傲的杜甫 ,「杜陵老,向年時也自,井凍衣寒 。」這位詩國的聖人 ,精神財富創造者的巨人,他為人們留下無比豐厚的精神財富,他終生關注國家和人民的疾苦。可是他自己卻常為饑寒所困,一子一女凍餓而死 ,自己最後也死於貧病交加 。作者所舉出的詩句是杜甫被安史叛軍困於長安之時,至德元載(756 年)之所作,他無衣無食,寫下了這篇著名的《空囊 》。其中有句 :「不爨井晨凍,無衣床夜寒。」與杜甫同時的有多少橫行一時的「 五陵年少」、公侯卿相,乃至風流天子,但他們不都如過眼煙雲為人們所遺忘了嗎?可是這位當時只「留得一錢看」的詩人卻能以他美妙的詩篇,在宋代就受到普遍的尊敬(宋有人將杜甫比喻為集大成的孔子 ),成為眾多詩人的欣慕的凱模,作者用這位詩國的權威壓倒了世間(封建社會 )以富貴勢力為支撐的權威 ,使全詞達到高潮 。詞至此戛然而止 。這三句不僅和詞的起韻相照應,也表明作者最尊崇的詩人是愛國憂民的詩人。

這首《沁園春》表達自己對詩歌作用的見解,論述詩人的地位,同時又抒發了自己在饑寒窮困中堅持創作的執著之情 ,詞人貶斥權貴反襯出作者的堅定,全詞充滿了為詩歌創作的獻身精神,表現出「貧賤不能移」的豪情。詞的基調高昂,激越氣勢磅礡,筆意跌宕。作者把詩人和權貴反覆對比,層層深入,權貴越來越遭貶仰 ,「二十四考中書」的郭子儀真正是國家的功臣,平安史之亂,拒吐蕃入侵,勳勞卓著,而「金張許史」則半是功臣,半是外戚,但這些功臣也只是忠誠於漢室,和安邦定亂關係不大,這比郭子儀就差了許多,而南朝將相則多腐朽不堪,能定國安邦者少而又少,列「家笏」、「蟬冠」指那些借祖先蔭庇而騰達的紈褲子弟,這些人更不足掛齒;用於對比的詩人,則從一般的詩人到隱逸山林的林逋,再到杜甫,逐級提高,更為鮮明地突出了主題,安排可謂匠心獨運。與表現內容相適應,作者用詞頗為恰當精準,對郭子儀這樣的功臣 ,只言達到也「不難」,只要客觀條件具備 。對「金張」等人則用「渾閒」,表現了作者對他們的輕視。對「南朝將相」則用了一個「算」字 ,有「何足算也」之意。對貴族子弟則一筆否定。由此看來,此詞的修辭雖然樸素、通俗易懂,但卻富於表現力。

沁園春》相關問答

宋朝 古詩 沁園春 的作者是誰?

宋朝 古詩 沁園春 的作者是 陳人傑

古詩 沁園春 全詩共多少字?

古詩 沁園春 全詩共114字。

詩不窮人下一句是什麼?

詩不窮人,人道得詩

詩句 詩不窮人,人道得詩 出自哪首詩?

詩不窮人,人道得詩 出自 宋朝 的詩 《沁園春》。

《沁園春》相關
關於《沁園春》
詩詞大全
經典詩集
詩集大全
各個朝代的詩
課本古詩詩辭
黃歷查詢
日曆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