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江深見底,高浪直翻空《江南曲四首》儲光羲

古詩詞查詢

請輸入詩辭關鍵詞:

查詢範圍:    

《江南曲四首》原文

江南曲四首

【原文】

綠江深見底,高浪直翻空。

慣是湖邊住,舟輕不畏風。

逐流牽荇葉,緣岸摘蘆苗。

為惜鴛鴦鳥,輕輕動畫橈。

日暮長江裡,相邀歸渡頭。

落花如有意,來去逐船流。

隔江看樹色,沿月聽歌聲。

不是長干住,那從此路行。

江南曲四首註釋

江南曲四首》註釋

日暮長江裡, 相邀歸渡頭。

落花如有意, 來去逐輕舟。

《江南曲》為樂府舊題。郭茂倩《樂府詩集》把它和《採蓮曲》、《採菱曲》等編入《清商曲辭》。唐代詩人學習樂府民歌,採用這些樂府舊題,創作了不少明麗、清新的詩歌。儲光羲的《江南曲》,就屬於這一類。

頭兩句「日暮長江裡,相邀歸渡頭」,點明時間地點和情由。「渡頭」就是渡口,這裡的「歸渡頭」也就是划船回家的意思,「相邀」二字,渲染出熱情歡悅的氣氛。這是個江風習習、夕陽西下的時刻,那江面上該是「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一隻隻晚歸的小船飄蕩在這迷人的景色之中,船上的青年男女相呼相喚,那江面上的槳聲、水聲、呼喚聲、嘻笑聲……此起彼伏,交織成一首歡快的晚歸曲。

後兩句「落花如有意,來去逐輕舟」,創造了一個很美的意境。在那些「既覓同心侶,復采同心蓮」的尋求伴侶的青年男女之間,表現出各種微妙的、欲藏欲露、難以捉摸的感情,矜持和羞怯的心理又不允許坦露自己的心事,這兩句詩就是要表現這種複雜的心理和美好的願望。詩人抓住了「歸棹落花前」這個富有特色的景物,賦予景物以恰當的感情,從而創造出另一番意境。「落花」隨著流水,所以儘管槳兒向後劃,落花來去飄動,但還是緊隨著船兒朝前流。詩人只加了「如有意」三個字,便使這「來去逐輕舟」的自然現象,感情化了,詩化了。然而,這畢竟是主觀的感受和想像,所以那個「如」字,看似平常,卻頗有講究。「如」者,似也,像也。它既表現了那種揣測不定、留有餘地的心理,也反映了那藏在心中的期望和追求。下語平易,而用意精深,恰如其分地表現出這首詩所要表現的感情分寸和心理狀態。「藝術的天才就是分寸感」,這話倒是頗有深意的。

最後,順便說一下這首詩的第四句,有的本子作「來去逐船流」,如果不是從考證的觀點出發去判斷正誤,而是從詩意的角度來看,應該說「來去逐輕舟」更好些。因為,第一,「逐」字在這裡就含有「流」的意思,不必再用「流」字;第二,因為上句說了「如有意」,所以,那雖是滿載一天勞動果實的船,此刻亦成為「輕舟」,這樣感情的色彩就更鮮明瞭。「輕舟」快行,「落花」追逐,這種緊相隨、不分離的情景,也正是構成「如有意」這個聯想的基礎。所以,後一句也可以說是補充前一句的,兩句宜於一氣讀下。  

(趙其鈞)

江南曲四首》相關問答

唐朝 古詩 江南曲四首 的作者是誰?

唐朝 古詩 江南曲四首 的作者是 儲光羲

古詩 江南曲四首 全詩共多少字?

古詩 江南曲四首 全詩共80字。

綠江深見底下一句是什麼?

綠江深見底,高浪直翻空

詩句 綠江深見底,高浪直翻空 出自哪首詩?

綠江深見底,高浪直翻空 出自 唐朝 的詩 《江南曲四首》。

《江南曲四首》相關
關於《江南曲四首》
詩詞大全
經典詩集
詩集大全
各個朝代的詩
課本古詩詩辭
黃歷查詢
日曆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