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禁火空齋冷,江上流鶯獨坐聽《寒食寄京師諸弟》韋應物

古詩詞查詢

請輸入詩辭關鍵詞:

查詢範圍:    

《寒食寄京師諸弟》原文

寒食寄京師諸弟

【原文】

雨中禁火空齋冷,江上流鶯獨坐聽。

把酒看花想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

寒食寄京師諸弟註釋

寒食寄京師諸弟》註釋

【註釋】:

韋應物詩集中收錄寄諸弟詩近二十首,可以看出他是一個手中情深的詩人。而正由於出自性情,發自胸臆,所以這首詩雖只是即景拈來,就事寫出,卻令人感到蘊含深厚,情意悠長。

就章法而言,這首詩看似平鋪直敘,順筆寫來,而針線極其綿密。詩的首句從近處著筆,實寫客中寒食的景色;末句從遠方落想,遙念故園寒食的景色。這一起一收,首尾呼應,緊扣詩題。中間兩句,一句暗示獨坐異鄉,一句明寫想念諸弟,上下綰合,承接自然。兩句中,一個「獨」字、一個「想」字,對全篇有穿針引線的妙用。第二句的「獨」字,既是上句「空」字的延伸,又是下句「想」字的伏筆;而第三句的「想」字,既由上句「獨」字生發,又統轄下句,直貫到篇末,說明杜陵青草之思是由人及物,由想諸弟而聯想及之。從整首詩看,它是句句相承,暗中鉤連,一氣流轉,渾然成章的。

在表面上,這首詩,除第三句直抒情意外,通篇寫景;而從四句之間的內在聯繫看,正是這第三句在全詩中居主位,其餘三句居賓位,一切雨中空齋、江上流鶯以及杜陵草青之景,都是圍繞第三句而寫的。王夫之在《夕堂永日緒論》中說:「無論詩歌與長行文字,俱以意為主。」又說:「詩文俱有主賓。無主之賓,謂之烏合。」這首詩的第三句,如他所說,是「立一主以待賓」。這樣,上下三句就不是烏合的無主之賓,「乃俱有情而相浹洽」。換言之,正因為詩人情深意真,在下筆時把「想諸弟」的情意貫串、融合在全詩之中,就使四句詩相互浹洽,成為一個極其和諧的整體。

當然,賓雖然不能無主,而主也不能無賓。這首詩的第三句又有賴於上兩句和下一句的烘托。這首詩的一、二兩句,看來不過如實寫出身邊景、眼前事,但也含有許多層次和曲折。第一句所寫景象,寒食禁火,萬戶無煙,本來已經夠蕭索的了,更逢陰雨,又在空齋,再加氣候與心情的雙重清冷,這樣一層加一層地寫足了環境氣氛。第二句同樣有多層意思,「江上」是一層,「流鶯」是一層,「坐聽」是一層,而「獨坐」又是一層。這句,本是隨換句而換景,既對春江,又聽流鶯,一變上句所寫的蕭索景象,但在本句中卻用一個「獨」字又折轉回來,在多層次中更顯示了曲折。兩句合起來,對第三句中表達的「想諸弟」之情起了層層烘染、反覆襯托的作用。至於緊接在第三句後的結尾一句,把詩筆宕開,寄想像於故園的寒食景色,就更收烘托之妙,進一步托出了「想諸弟」之情,使人更感到情深意遠。

這首詩,運筆空靈,妙有含蓄,而主要得力於結尾一句。這個結句,就本句說是景中見情,就全篇說是以景結情,收到藏深情於行間、見風韻於篇外的藝術效果。它與王維《山中送別》詩「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句,都取意於《楚辭·招隱士》「王孫游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但王維句是明寫,語意實;這一句是暗點,更顯得蘊藉有味。它既透露了詩人的歸思,也表達了對諸弟、對故園的懷念。這裡,人與地的雙重懷念是交相觸發、融合為一的。

(陳邦炎)

寒食寄京師諸弟》相關問答

唐朝 古詩 寒食寄京師諸弟 的作者是誰?

唐朝 古詩 寒食寄京師諸弟 的作者是 韋應物

古詩 寒食寄京師諸弟 全詩共多少字?

古詩 寒食寄京師諸弟 全詩共28字。

雨中禁火空齋冷下一句是什麼?

雨中禁火空齋冷,江上流鶯獨坐聽

詩句 雨中禁火空齋冷,江上流鶯獨坐聽 出自哪首詩?

雨中禁火空齋冷,江上流鶯獨坐聽 出自 唐朝 的詩 《寒食寄京師諸弟》。

《寒食寄京師諸弟》相關
關於《寒食寄京師諸弟》
詩詞大全
經典詩集
詩集大全
各個朝代的詩
課本古詩詩辭
黃歷查詢
日曆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