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僧抱綠綺,西下峨眉峰《聽蜀僧浚彈琴》李白

古詩詞查詢

請輸入詩辭關鍵詞:

查詢範圍:    

《聽蜀僧浚彈琴》原文

聽蜀僧浚彈琴

【原文】

蜀僧抱綠綺,西下峨眉峰。

為我一揮手,如聽萬壑松。

客心洗流水,餘響入霜鐘。

不覺碧山暮,秋雲暗幾重。

聽蜀僧浚彈琴註釋

聽蜀僧浚彈琴》註釋

【註解】:

1、綠綺:琴名。晉傅玄《琴賦序》:「司馬相如有綠綺。」相如是蜀人,彈者是蜀

??僧,故以綠綺切之。

2、一:加強語氣的助詞。

3、揮手:指彈琴。

4、流水:相傳春秋時鐘子期能聽出伯牙琴中的曲意,時而是志在高山,時而是志在

??流水,伯牙乃許為知音。見《列子·湯問篇》。這句是說,客中的情懷,聽了

??「高山流水」的曲意,為之一洗。

5、霜鍾:指鐘聲,《山海經》:豐山「有九種焉,是知霜鳴」。郭璞註:「霜降則

??鐘鳴,故言知也。」入霜鍾:餘音與鐘聲交流,兼喻入知音者之耳。

【韻譯】:

四川僧人抱彈名琴綠綺,

他是來自巴蜀的峨嵋峰。

他為我揮手彈奏了名曲,

好像聽到萬壑松濤雄風。

高山流水音調一洗情懷,

裊裊餘音融入秋天霜鐘。

不知不覺青山已披暮色,

秋去也似乎暗淡了幾重!

【評析】:

??此詩是寫聽蜀地一位和尚彈琴,極寫琴聲之入神。開頭兩句,寫他來自故鄉四

川,表達對他的傾慕。頷聯寫彈琴,以大自然的萬壑松濤聲作比,令人感到琴聲之不

凡。頸聯寫琴聲蕩滌胸懷,使人心曠神怡,回味無窮。尾聯寫聚精會神聽琴,而不知

時日將盡,反襯彈琴之高妙誘人。全詩一氣呵成,勢如行雲流水,明快暢達。

--引自"超純齋詩詞"bookbest.163.net 翻譯、評析:劉建勳

【簡析】:

僧人是四川人,而四川又正是詩人寄籍的故鄉,以奏《鳳求凰》而流傳後世的漢文學家司馬相如也是四川人,故詩中一開始就聯想到他那有名的綠綺琴,聽名僧彈琴倍加激動,讓讀者也沉浸在悠揚的意境之中。

這首五律寫的是聽琴,聽蜀地一位法名叫濬的和尚彈琴。開頭兩句:「蜀僧抱綠綺,西下峨眉峰。」說明這位琴師是從四川峨眉山下來的。李白是在四川長大的,四川奇麗的山水培育了他的壯闊胸懷,激發了他的藝術想像。峨眉山月不止一次地出現在他的詩裡。他對故鄉一直很懷戀,對於來自故鄉的琴師當然也格外感到親切。所以詩一開頭就說明彈琴的人是自己的同鄉。「綠綺」本是琴名,漢代司馬相如有一張琴,名叫綠綺,這裡用來泛指名貴的琴。「蜀僧抱綠綺,西下峨眉峰」,簡短的十個字,把這位音樂家寫得很有氣派,表達了詩人對他的傾慕。

三四句正面描寫蜀僧彈琴。「揮手」是彈琴的動作。嵇康《琴賦》說:「伯牙揮手,鍾期聽聲。」「揮手」二字就是出自這裡的。「為我一揮手,如聽萬壑松」,這兩句用大自然宏偉的音響比喻琴聲,使人感到這琴聲一定是極其鏗鏘有力的。

「客心洗流水」,這一句就字面講,是說聽了蜀僧的琴聲,自己的心好像被流水洗過一般地暢快、愉悅。但它還有更深的含義,其中包涵著一個古老的典故。《列子·湯問》:「伯牙善鼓琴,鍾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鍾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鍾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這就是「高山流水」的典故,借它,表現蜀僧和自己通過音樂的媒介所建立的知己之感。「客心洗流水」五個字,很含蓄,又很自然,雖然用典,卻毫不艱澀,顯示了李白卓越的語言技巧。

下面一句「餘響入霜鍾」也是用了典的。「霜鍾」關於《山海經·中山經》:「豐山……有九鍾焉,是知霜鳴。」郭璞註:「霜降則鐘鳴,故言知也。」「霜鍾」二字點明時令,與下面「秋雲暗幾重」照應。「餘響入霜鍾」,意思是說,音樂終止以後,餘音久久不絕,和薄暮時分寺廟的鐘聲融合在一起。《列子·湯問》裡有「餘音繞樑?,三日不絕」的話。宋代蘇東坡在《前赤壁賦》裡用「餘音裊裊,不絕如縷」,形容洞簫的餘音。這都是樂曲終止以後,入迷的聽者沉浸在藝術享受之中所產生的想像。「餘響入霜鍾」也是如此。清脆、流暢的琴聲漸遠漸弱,和薄暮的鐘聲共鳴著,這才發覺天色已經晚了:「不覺碧山暮,秋雲暗幾重。」詩人聽完蜀僧彈琴,舉目四望,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青山已罩上一層暮色,灰暗的秋雲重重疊疊,佈滿天空。時間過得真快啊!

唐詩裡有不少描寫音樂的佳作。白居易的《琵琶行》用「大珠小珠落玉盤」來形容忽高忽低、忽清忽濁的琵琶聲,把琵琶所特有的繁密多變的音響效果表現了出來。唐代另一位詩人李頎有一首《聽安萬善吹觱篥歌》,用不同季節的不同景物,形容音樂曲調的變化,把聽覺的感受訴諸視覺的形象,取得很好的藝術效果。李白這首詩描寫音樂的獨到之處是,除了「萬壑松」之外,沒有別的比喻形容琴聲,而是著重表現聽琴時的感受,表現彈者、聽者之間感情的交流。其實,「如聽萬壑松」這一句也不是純客觀的描寫,詩人從琴聲聯想到萬壑松聲,聯想到深山大谷,是結合自己的主觀感受來寫的。

律詩講究平仄、對仗,格律比較嚴。而李白的這首五律卻寫得極其清新、明快,似乎一點也不費力。其實,無論立意、構思、起結、承轉,或是對仗、用典,都經過一番巧妙的安排,只是不著痕跡罷了。這種「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的自然的藝術美,比一切雕飾更能打動人的心靈。

(袁行霈)

聽蜀僧浚彈琴》相關問答

唐朝 古詩 聽蜀僧浚彈琴 的作者是誰?

唐朝 古詩 聽蜀僧浚彈琴 的作者是 李白

古詩 聽蜀僧浚彈琴 全詩共多少字?

古詩 聽蜀僧浚彈琴 全詩共40字。

蜀僧抱綠綺下一句是什麼?

蜀僧抱綠綺,西下峨眉峰

詩句 蜀僧抱綠綺,西下峨眉峰 出自哪首詩?

蜀僧抱綠綺,西下峨眉峰 出自 唐朝 的詩 《聽蜀僧浚彈琴》。

《聽蜀僧浚彈琴》相關
關於《聽蜀僧浚彈琴》
詩詞大全
經典詩集
詩集大全
各個朝代的詩
課本古詩詩辭
黃歷查詢
日曆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