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外從軍遠,無家與寄衣《悼傷後赴東蜀辟至散關遇雪》李商隱

古詩詞查詢

請輸入詩辭關鍵詞:

查詢範圍:    

《悼傷後赴東蜀辟至散關遇雪》原文

悼傷後赴東蜀辟至散關遇雪

【原文】

劍外從軍遠,

無家與寄衣。

散關三尺雪,

回夢舊鴛機。

悼傷後赴東蜀辟至散關遇雪註釋

悼傷後赴東蜀辟至散關遇雪》註釋

【註釋】:

李商隱生活的年代,「牛李黨爭」激烈,他因娶李黨王茂元之女而得罪牛黨,長期遭到排抑,仕途潦倒。儘管如此,他與王氏始終情篤意深。宣宗大中五年(851)夏秋之交,王氏突然病逝,李商隱萬分悲痛。這年冬天,他應柳仲郢之辟,從軍赴東川(治所梓州,今四川三台縣)。痛楚未定,又要離家遠行,悽慼的情懷是可想而知的。這首詩,就寫於赴蜀途中。

起句「劍外從軍遠」,點明這次遠行的原因是「從軍」,即入節度使幕府。「劍外」,指劍閣之南蜀中地區。詩題「遇雪」而作,卻從遠寫起,著一「遠」字,不僅寫行程之遙,更有意讓人由「遠」思「寒」。隆冬之際,旅人孑然一身,行囊單薄,自然使人產生苦寒之思,又自然地使人盼望家中妻子寄棉衣來。可是,詩人的妻子已經不在人間,有誰寄棉衣呢?

第二句「無家與寄衣」,蘊意精深。一路風霜,萬般淒苦,都蘊含在這淡淡的一句詩中了。詩人善於用具體細節表達抽像的思念,用寄寒衣這一生活中的小事,傾瀉出自己心底悲痛的潛流和巨大的哀思。

「散關三尺雪」句是全詩的承轉之辭,上承「遇雪」詩題,給人「亂山殘雪夜,孤燈異鄉人」的淒涼飄泊之感,同時,大雪奇寒與無家寄衣聯繫起來,以雪夜引出溫馨的夢境,轉入下文。我們不妨這樣聯想,也許因為大雪封山,道路阻絕,作者只能留宿散關驛捨。傷痛倦極,朦朧入睡,睡夢中見妻子正坐在舊時的鴛機上為他趕製棉衣。「回夢舊鴛機」,情意是多麼真摯悲切!紀盷云:「回夢舊鴛機,猶作有家想也。」用「有家想」反襯「無家」喪妻的痛苦,以充滿溫馨希望的夢境反襯冰冷嚴酷的現實,更見詩人內心痛苦之深!至於夢中與妻子相見歡娛的情景和夢後倍覺哀傷的愁緒便略而不寫,留在紙外,讓讀者自己想像思索了。

此詩樸素洗煉,而又深情綿邈。詩用層層推進、步步加深的手法,寫出淒涼寂寞的情懷和難言的身世之痛。從軍劍外,畏途思家,這是第一層;妻亡家破,無人寄御寒之衣,傷別與傷逝之情交織一起,這是第二層;路途遇雪,行期阻隔,苦不堪言,這是第三層;「以樂景寫哀」,用溫馨歡樂的夢境反襯冰冷痛苦的現實,倍增其哀,這是第四層。詩至此,可以看出,在悼傷之情中,又包孕著行役的艱辛、路途的坎坷、傷別的愁緒、仕途蹭蹬的感歎等複雜感情。短短二十字,概括如此豐富深沉的感情內容,可見李商隱高度凝煉的藝術工力。

(曹旭)

----------------------------------------------

△本傳。柳仲郢鎮東川。闢為節度判官檢校工部郎中。方輿勝覽。大散關在梁泉縣。為秦蜀要路。通志。在鳳翔府寶雞縣城南。通褒斜大路。屬漢中府。劍外。劍閣之外也。杜甫詩。草木變衰行劍外。

-----------朱鶴齡(清)《李義山詩集注》-----------

悼傷後赴東蜀辟至散關遇雪》相關問答

唐朝 古詩 悼傷後赴東蜀辟至散關遇雪 的作者是誰?

唐朝 古詩 悼傷後赴東蜀辟至散關遇雪 的作者是 李商隱

古詩 悼傷後赴東蜀辟至散關遇雪 全詩共多少字?

古詩 悼傷後赴東蜀辟至散關遇雪 全詩共20字。

劍外從軍遠下一句是什麼?

劍外從軍遠,無家與寄衣

詩句 劍外從軍遠,無家與寄衣 出自哪首詩?

劍外從軍遠,無家與寄衣 出自 唐朝 的詩 《悼傷後赴東蜀辟至散關遇雪》。

《悼傷後赴東蜀辟至散關遇雪》相關
關於《悼傷後赴東蜀辟至散關遇雪》
詩詞大全
經典詩集
詩集大全
各個朝代的詩
課本古詩詩辭
黃歷查詢
日曆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