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閣東山下,煙花象外幽《宿雲門寺閣》孫逖

古詩詞查詢

請輸入詩辭關鍵詞:

查詢範圍:    

《宿雲門寺閣》原文

宿雲門寺閣

【原文】

香閣東山下,煙花象外幽。

懸燈千嶂夕,卷幔五湖秋。

畫壁餘鴻雁,紗窗宿鬥牛。

更疑天路近,夢與白雲遊。

宿雲門寺閣註釋

宿雲門寺閣》註釋

[註釋](1)雲門寺:在浙江紹興的雲門山。(2)香閣:指雲門寺。(3)嶂:像屏障一樣陡峭的山峰。(4)鬥牛:指斗星宿和牛星宿。此處形容雲門寺之高。(5)天路:通天之路。

[譯文]雲門寺座落在東山之下,這裡煙霧繚繞,山花盛開,是那樣幽靜和超凡脫俗。晚上閣上懸燈高照,好似映照著千山萬壑;山東捲起幔帳,又如五湖秋風到來。壁畫還剩有幾隻大雁,睡在閣中的紗窗下,好像與星星為鄰。更懷疑上天的路就在眼前,我夢中駕著白雲在天上遨遊。

雲門寺在今浙江紹興境內的雲門山(又名東山)上,晉安帝時建,梁代處士何胤、唐代名僧智永等都在寺裡棲隱過。從杜甫詩「若耶溪,雲門寺,吾獨何為在泥滓?青鞋布襪從此始」(《奉先劉少府新畫山水障歌》來看,此寺是當時一個有名的隱居之地。

一、二句以寫意的筆法,勾勒出雲門寺的一幅遠景。首句點出雲門寺的所在,次句寫出寺的環境氛圍。「香閣」二字,切合佛寺常年供香的特點。寺閣座落在東山下,那兒地勢高,雲霧繚繞。時近傍晚,山花籠上了一層蒼茫的暮色,似在煙靄之中。「像外」,是物象之外的意思。用「像外」去形容「幽」,是說其幽無比,超塵拔俗。一座幽靜的佛寺便在邈遠天際淡淡化出。兩句於寫景之中兼寓敘事:雲門寺尚在遠方,詩人此時還在投宿途中。

三、四句所寫,是到達宿處後憑窗遠眺的景象。這兩句對偶工穩,內蘊深厚,堪稱是篇中的警策。「懸燈」、「卷幔」正是入夜時初到宿處的情狀:點燃宿處油燈,捲起久垂的帷簾,觀賞起窗外的夜色。詩人借懸燈寫出夜色中壁立的千嶂,借卷幔寫出想像中所見浩淼的五湖(太湖的別名)。山與水對比,縱與橫映襯,意境極為優美。其實,在茫茫夜色中,任你捲起窗簾或借助於所懸之燈,是看不到千嶂奇景和五湖秋色的,這純屬想像之辭。詩人不為夜幕和斗室所限,而能逸興遄飛,放筆天地,寫出如此壯美的詩句,顯示了詩人寬闊的胸懷。而且,這兩句詩並非泛泛的寫景抒情之筆。詩人以「懸燈」、「卷幔」表示投宿,又以「秋」與「夕」點出節令與時間,並以「千嶂」、「五湖」的高遠氣象表明所宿處的雲門山寺的勢派。

五六兩句,緊承「懸燈」和「卷幔」,寫臥床環顧時所見。看來,這時詩人已經睡下,但一時還未成眠,便遊目室內與窗外:牆上,因為年深日久,壁畫的大部分已經剝落,只見到尚剩下的大雁;天空,閃爍的群星像是鑲嵌在窗戶上那樣臨近。畫壁黯淡,足見佛寺之古老,正與詩人此時睡意昏昏的狀態相接近;群星在窗口閃爍,像是引誘著詩人進入夢鄉。兩句分別寫出雲門寺「高」與「古」的特色。

最後兩句寫入夢後的情景。終於,詩人墜入了沉沉的夢鄉:「更疑」句直承「紗窗」句,因有鬥牛臨窗的情景,才引出雲門寺地勢高峻、猶如與天相近的聯想,因而在夜間竟做起駕著白雲凌空遨遊的夢來。「疑」字用疑似的口氣將似有若無的境界說出,朦朧恍惚,真有夢境之感。

全詩八句,緊扣詩題,絲絲入扣,密合無間。詩人以時間為線索,依次敘述赴寺、入閣、睡下、入夢,寫足「宿」字。又以空間為序,先從遠處寫全景,再從閣內寫外景,最後寫閣內所見;由遠而近,由外而內,環環相銜,首尾圓合,寫盡雲門寺的「高」與「古」。藝術結構高超,處處都見匠心。

(陳志明)

宿雲門寺閣》相關問答

唐朝 古詩 宿雲門寺閣 的作者是誰?

唐朝 古詩 宿雲門寺閣 的作者是 孫逖

古詩 宿雲門寺閣 全詩共多少字?

古詩 宿雲門寺閣 全詩共40字。

香閣東山下下一句是什麼?

香閣東山下,煙花象外幽

詩句 香閣東山下,煙花象外幽 出自哪首詩?

香閣東山下,煙花象外幽 出自 唐朝 的詩 《宿雲門寺閣》。

《宿雲門寺閣》相關
關於《宿雲門寺閣》
詩詞大全
經典詩集
詩集大全
各個朝代的詩
課本古詩詩辭
黃歷查詢
日曆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