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月樓台近九衢,清歌一曲倒金壺《席上貽歌者》鄭谷

古詩詞查詢

請輸入詩辭關鍵詞:

查詢範圍:    

《席上貽歌者》原文

席上貽歌者

【原文】

花月樓台近九衢,清歌一曲倒金壺。

座中亦有江南客,莫向春風唱鷓鴣。

席上貽歌者註釋

席上貽歌者》註釋

【註釋】:

古代宴席上,往往要備樂,用歌唱或演奏來勸酒、助興。這首詩從題目看,當是詩人在一次宴席上贈給演唱者的。第一聯「花月樓台近九衢,清歌一曲倒金壺」。九衢,是指都市中四通八達的街道。從下面兩句看,這一都市當在北方,有人以為即指唐代京城長安。清歌,清脆悅耳的歌聲(亦可指沒有伴奏的獨唱)。倒,斟酒。金壺,精緻名貴的酒器。這兩句詩,採用了由遠而近、由外及內、步步引入的手法。請看:天空,一輪明月;地上,萬家燈火;街市上行人車馬來來往往。展現的是一幅繁華都會的景象。接著便是一座高樓的外景,明月的清輝照著高樓,照著它周圍盛開的鮮花。畫外音,是聲聲動人心弦的歌聲。再接下去就是:酒樓上,燈紅酒綠,年輕的歌女在演唱;一曲之後,便是一番斟酒、敬酒、舉杯、言笑……這兩句把時間、地點、環境、宴席、歌者、聽者,乃至歌助酒興的歡悅氣氛都表現出來了。寫得詞簡意豐,有虛有實,既使人有身臨其境之感,又給人以想像的餘地。

不過,更精彩的還在詩的第二聯。歌,愈聽愈動情;酒,愈飲愈有興。結果,歌聲更比酒「醉」人。所以三、四兩句不言酒而單寫歌。而且妙在詩人不是對歌者或歌聲進行描繪,也不是直接抒發對歌聲有怎樣的感受,而是說:「座中亦有江南客,莫向春風唱鷓鴣」。鷓鴣,是指當時流行的《鷓鴣曲》。據說鷓鴣鷓鴣有「飛必南翥」的特性,其鳴聲像是「行不得也哥哥」。《鷓鴣曲》就「效鷓鴣之聲」的,曲調哀婉清怨。為這個曲子所寫的詞,也大多抒發相思別恨的。詩人為什麼未聽《鷓鴣》情已怯了呢?這頗使人尋味。儘管詩人在開頭二句極力描繪了春風夜月、花前酒樓的京國之春,從後二句中自稱「江南客」,就可以見出詩人的思鄉之心,早已被歌聲撩動了。如果這位歌者再唱出他久已熟悉的那首「佳人才唱翠眉低」的《鷓鴣曲》,那就難免「遊子乍聞征袖濕」,終至不能自已了。因而詩人鄭重其事地向歌者請求莫唱《鷓鴣》了。這充分顯示了歌聲具有使人迴腸蕩氣的魅力。詩人把此詩贈給歌者,實際上是意味著聽者(詩人)乃是歌者的知音,表現了詩人在向歌者的演唱藝術獻上一顆敬佩之心;而其中又深深地透露出詩人客居異鄉的羈旅之情。當然,他也希望歌者能成為這「心聲」的知音。這就使歌者──聽者、聽者──歌者在感情上得到了交流和融合,取得了深沉感人的藝術效果。

(趙其鈞)

席上貽歌者》相關問答

唐朝 古詩 席上貽歌者 的作者是誰?

唐朝 古詩 席上貽歌者 的作者是 鄭谷

古詩 席上貽歌者 全詩共多少字?

古詩 席上貽歌者 全詩共28字。

花月樓台近九衢下一句是什麼?

花月樓台近九衢,清歌一曲倒金壺

詩句 花月樓台近九衢,清歌一曲倒金壺 出自哪首詩?

花月樓台近九衢,清歌一曲倒金壺 出自 唐朝 的詩 《席上貽歌者》。

《席上貽歌者》相關
關於《席上貽歌者》
詩詞大全
經典詩集
詩集大全
各個朝代的詩
課本古詩詩辭
黃歷查詢
日曆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