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作鎮古汧洲,水膩山春節氣柔《窮邊詞二首》姚合

古詩詞查詢

請輸入詩辭關鍵詞:

查詢範圍:    

《窮邊詞二首》原文

窮邊詞二首

【原文】

將軍作鎮古汧洲,水膩山春節氣柔。

清夜滿城絲管散,行人不信是邊頭。

箭利弓調四鎮兵,蕃人不敢近東行。

沿邊千里渾無事,唯見平安火入城。

窮邊詞二首註釋

窮邊詞二首》註釋

【註釋】:

題一作《邊詞》。窮邊,意思是極遠的邊地。原詩二首,這是第一首。詩寫邊鎮的昇平景象,藉以讚揚邊鎮守將的防守之功。作者在元和十年(815),曾以記室從「隴西公」鎮涇州(今屬甘肅),詩或作於此時。(qiān牽)州,今為陝西千縣。唐自天寶以後,西北疆土大半陷於吐蕃。州離長安並不算遠,但在作者眼中卻成了「窮邊」,國力就可想而知了。

全詩主要在寫景象,借景象來顯示將軍防守之功,並不著眼於直接歌功頌德。首句「將軍作鎮古州」,點明本詩頌揚的對象,下面二句詩即介紹了將軍擔任鎮守之職後,古州出現的繁榮景象。詩人著意渲染了春日的山、水、節氣和清夜的絲管,使人感到這裡不再有邊地的荒涼,不再有邊地的戰火氣息,耳濡目染的都是欣欣向榮的太平景象。「水膩山春節氣柔」,水膩,是說水滑潤如油,自是春水的柔美形態,和夏水的洶湧浩蕩有別。用「膩」字形容春水,自然也含了詩人的讚美之意。「山春」二字簡潔地描繪出群山萬壑山花爛漫的無限春色。節氣柔,是說節氣柔和,風雨以時。這句的意思是:春光柔媚,山青水秀;而明麗的春光,則正是「節氣柔」的結果。這是總寫春日白天的邊鎮風光。入夜以後的邊鎮,又是一番景象。詩人只用了「滿城絲管」四字來描繪它,這是用了誇張的手法。絲管之聲不是只從高門大戶中傳出,而是大街小巷滿城蕩漾。一個「散」字用得極妙,把萬家歡樂,沒有邊警之擾的景象烘托了出來。絲管之聲發自「清夜」,又說明邊鎮在歡樂中清靜而有秩序,雖然歡樂,卻不擾嚷。因此,地雖是「窮邊」,景卻是美景。難怪從內地來的客人看到這種春意盎然、歌舞昇平的景象,竟然不相信這是邊塞之地。這種太平景象的出現,應該歸功於「作鎮」的將軍。但是詩人卻沒有對將軍致邊地於太平之功直接讚美一詞,只是把讚美之情暗含於對美景的讚揚之中,用筆顯得非常委婉。結句寫行人的感想,仍然避免自己直說譽詞。「行人不信」,似乎是作為客觀現象來寫,然而,來來往往的行人不也包括詩人自己嗎?那種由衷的讚美之情寫得蘊藉有味。

(孫其芳)

窮邊詞二首》相關問答

唐朝 古詩 窮邊詞二首 的作者是誰?

唐朝 古詩 窮邊詞二首 的作者是 姚合

古詩 窮邊詞二首 全詩共多少字?

古詩 窮邊詞二首 全詩共56字。

將軍作鎮古汧洲下一句是什麼?

將軍作鎮古汧洲,水膩山春節氣柔

詩句 將軍作鎮古汧洲,水膩山春節氣柔 出自哪首詩?

將軍作鎮古汧洲,水膩山春節氣柔 出自 唐朝 的詩 《窮邊詞二首》。

《窮邊詞二首》相關
關於《窮邊詞二首》
詩詞大全
經典詩集
詩集大全
各個朝代的詩
課本古詩詩辭
黃歷查詢
日曆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