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朝雲靉靆,暮雨霏微《醉蓬萊》黃庭堅

古詩詞查詢

請輸入詩辭關鍵詞:

查詢範圍:    

《醉蓬萊》原文

醉蓬萊

【原文】

對朝雲靉靆,暮雨霏微,亂峰相倚。巫峽高唐,鎖楚宮朱翠。畫戟移春,靚妝迎馬,向一川都會。萬里投荒,一身弔影,成何歡意。盡道黔南,去天尺五,望極神州,萬里煙水。尊酒公堂,有中朝佳士。荔頰紅深,麝臍香滿,醉舞裀歌袂。杜宇聲聲,催人到曉,不如歸是。

醉蓬萊註釋

醉蓬萊》註釋

【註釋】:

此詞當是作者赴黔途中經過夔州巫山縣時所作。

詞通過樂與悲的多層次對比烘托,突現出他在貶謫途中去國懷鄉的憂悶之情。

詞的開頭以「對」字直領以下三句,描繪出一幅煙雨淒迷的峽江圖:有時雲蒸霞蔚 ,有時微雨濛濛,雲雨迷離之中,只見錯落攢立的群峰互相依傍。這裡既是肖妙的寫景,又是貼切的用典,「朝雲」、「暮雨」鑲嵌於句中,化而不露 ,「亂峰」則指巫山群峰,其中神女峰尤為峭麗,相傳即為神女的化身。這樣便營造出一個惝恍迷離、淒清悠遠的境界。這種意境與他去國懷鄉的悵惘心情是十分協調的。如以「靉靆」狀雲,表現雲氣濃重,更有日色昏暗之意。又如以「亂」字表現群峰的攢擁交疊,暗示他遭貶後神亂意迷的心境。「巫峽高唐,鎖楚宮朱翠」,是由神話生發出來的聯想 。「朱翠」指女子的朱顏翠發,代指美人。一個「鎖」字不也隱約透露出自歎身世的感慨。這裡感情的流露是含蓄深婉的,詞人只是創造一種情緒和氛圍,給人以感染。

接著作者筆鋒一轉 ,描繪出一幅熱鬧的儀仗圖。

春光明媚之中,官府的儀仗隊在行進,盛妝艷服之人迎接著馬隊,迤邐向城中行去 。「畫戟」是加上彩飾的戟,用於儀仗隊。「靚妝」,粉黛妝飾,這裡大約指歌姬舞女之類。面對如此盛況,作者的內心卻是一片悲涼。「萬里投荒,一身弔影,成何歡意!」與開頭呼應,一腔憂悶噴湧而出。

下片開頭四句承上片最後一層意思而加以生發。

作者巧妙地越過眼前的情景,而設想在貶謫之地的望鄉之苦 ,這是用未來的鄉愁反過來烘托現實的離情。去天尺五」極言黔南地勢之高 ,舊有「城南韋、杜,去天尺五」的諺語,此處借來形容山高摩天。儘管在這樣的高處,但是眺望神州,還是隔著千山萬水。那鄉愁就像那萬重煙水,一直延伸到天地的盡頭,綿綿不絕。「神州」指中原,這裡意同「神京」。古代的逐臣常通過回望京城來表達其哀怨之情。

「樽酒」五句是一個大的轉折,展現了地方官為作者擺酒接風,歡宴公堂的熱烈景象。為了渲染歡快的氣氛,這裡用了一些色彩富麗的詞,如用「荔頰紅深」形容美人容顏的嬌艷之色,用「麝臍香滿」描寫香氣的氤氳馥郁。輕歌曼舞,醉意朦朧,場面越是寫得熱烈,越能反襯出山谷心頭的悲涼孤寂。置身於高堂華宴,面對著主賓的觥籌交錯,作者獨品苦味,唯有那杜鵑「不如歸去」的聲聲啼鳴陪伴著他通宵達旦。

這首詞上下兩片都分三個層次,先寫悲情,然後折入歡快場景的描寫,最後又轉入悲情的抒發,而上下兩片又寫法各異,不使雷同。為了構成鮮明的對比,寫悲與樂所用詞語的色彩反差也很大。寫悲情則樸素自然,近乎口語,以直抒胸臆。描樂景富麗濃郁,風華典雅,著力於鋪陳。正所謂「以樂景寫哀,以哀景寫樂,一倍增其哀樂」(王夫之《薑齋詩話》)。

醉蓬萊》相關問答

宋朝 古詩 醉蓬萊 的作者是誰?

宋朝 古詩 醉蓬萊 的作者是 黃庭堅

古詩 醉蓬萊 全詩共多少字?

古詩 醉蓬萊 全詩共97字。

對朝雲靉靆下一句是什麼?

對朝雲靉靆,暮雨霏微

詩句 對朝雲靉靆,暮雨霏微 出自哪首詩?

對朝雲靉靆,暮雨霏微 出自 宋朝 的詩 《醉蓬萊》。

《醉蓬萊》相關
關於《醉蓬萊》
詩詞大全
經典詩集
詩集大全
各個朝代的詩
課本古詩詩辭
黃歷查詢
日曆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