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九在江陵時,有《放言》長句詩五首《放言五首 並序》白居易

古詩詞查詢

請輸入詩辭關鍵詞:

查詢範圍:    

《放言五首 並序》原文

放言五首 並序

【原文】

元九在江陵時,有《放言》長句詩五首,韻高

而體律,意古而詞新。予每詠之,甚覺有味,

雖前輩深於詩者,未有此作。唯李頎有云:「

濟水至清河自濁,周公大聖接輿狂。」斯句近

之矣。予出佐潯陽,未屆所任,舟中多暇,江

上獨吟,因綴五篇,以續其意耳。

朝真暮偽何人辨?古往今來底事無?

但愛臧生能詐聖,可知寧子解佯愚?

草螢有耀終非火,荷露雖團豈是珠?

不取燔柴兼照乘,可憐光彩亦何殊?

世途倚伏都無定,塵網牽纏卒未休。

禍福回還車轉轂,榮枯反覆手藏鉤。

龜靈未免刳腸患,馬失應無折足憂。

不信君看弈棋者,輸贏須待局終頭。

贈君一法決狐疑,不用鑽龜與祝蓍。

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

[真玉燒三日不熱。豫章木生七年而後知。]

周公恐懼流言後,王莽謙恭未篡時。

向使當初身便死,一生真偽復誰知?

誰家第宅成還破?何處親賓哭復歌?

昨日屋頭堪炙手,今朝門外好張羅。

北邙未省留閒地,東海何曾有定波。

莫笑貧賤誇富貴,共成枯骨兩如何。

泰山不要欺毫末,顏子無心羨老彭。

松樹千年終是朽,槿花一日自為榮。

何須戀世常憂死,亦莫嫌身漫厭生。

生去死來都是幻,幻人哀樂系何情?

放言五首 並序註釋

放言五首 並序》註釋

 當初:一作當時。

白居易七律《放言五首》,是一組政治抒情詩。詩前有序:「元九在江陵時有《放言》七句詩五首,韻高而體律,意古而詞新。……予出佐潯陽,未屆所任,舟中多暇,江上獨吟,因綴五篇,以續其意耳。」據序文可知,這是憲宗元和十年(815)詩人被貶赴江州途中所作。當年六月,詩人因上疏急請追捕刺殺宰相武元衡的兇手,遭當權者忌恨,被貶為江州司馬。詩題「放言」,就是無所顧忌,暢所欲言。組詩就社會人生的真偽、禍福、貴賤、貧富、生死諸問題縱抒己見,宣洩了對當時朝政的不滿和對自身遭遇的忿忿不平。此詩為第一首,放言政治上的辨偽──略同於近世所謂識別兩面派的問題。

「朝真暮偽何人辨,古往今來底事無。」底事,何事,指的是朝真暮偽的事。首聯單刀直入地發問:早晨還裝得儼乎其然,到晚上卻揭穿了是假的,古往今來,什麼樣的怪事沒出現過?可有誰預先識破呢?開頭兩句以反問的句式概括指出:作偽者古今皆有,人莫能辨。

「但愛臧生能詐聖,可知寧子解佯愚。」頷聯兩句都是用典。臧生,即春秋時的臧武仲,當時人稱他為聖人,孔子卻一針見血地斥之為憑實力要挾君主的奸詐之徒。寧子,即寧武子,孔子十分稱道他在亂世中大智若愚的韜晦本領。臧生奸而詐聖,寧子智而佯愚,性質不同,作為則一。然而可悲的是,世人只愛臧武仲式的假聖人,哪曉得世間還有寧武子那樣的高賢?

「草螢有耀終非火,荷露雖團豈是珠。」頸聯兩句都是比喻。草叢間的螢蟲,雖有光亮,可它終究不是火;荷葉上的露水,雖呈球狀,難道那就是珍珠嗎?然而它們偏能以閃光、晶瑩的外觀炫人,人們又往往為假象所蒙蔽。

「不取燔柴兼照乘,可憐光彩亦何殊。」尾聯緊承頸聯螢火露珠之喻,明示辨偽之法。燔柴,語出《禮記·祭法》:「燔柴於泰壇。」這裡用作名詞,意為大火。照乘,明珠。兩句是說:倘不取燔柴大火照乘明珠來作比較,又何從判定草螢非火,荷露非珠呢?諺云:「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詩人提出對比是辨偽的重要方法。當然,如果昏暗到連燔柴之火、照乘之珠都茫然不識,比照也就失掉了依據。所以,最後詩人乃有「不取」、「可憐」的感歎。

這首詩,通篇議論說理,卻不使人感到乏味。詩人借助形象,運用比喻,闡明哲理,把抽像的議論,表現為具體的藝術形象了。而且八句四聯之中,五次出現反問句,似疑實斷,以問為答,不僅具有咄咄逼人的氣勢,而且充滿咄咄怪事的感歎。從頭至尾,「何人」、「底事」、「但愛」、「可知」、「終非」、「豈是」、「不取」、「何殊」,連珠式的運用疑問、反詰、限制、否定等字眼,起伏跌宕,能篇跳蕩著不可遏制的激情,給人以骨鯁在喉、一吐為快的感覺。聯繫詩人直言取禍的冤案,讀者自會領悟到辨偽之說並非泛泛而發的宏論,而是對當時黑暗政治的針砭,是為抒發內心憂憤而做的《離騷》式的吶喊。

(趙慶培)

元和五年(810),白居易的好友元稹因得罪了權貴,被貶為江陵士曹參軍。元稹在江陵期間,寫了五首《放言》詩表示自己的心情:「死是老閒生也得,擬將何事奈吾何」(其一),「兩回左降須知命,數度登朝何處榮」(其五)。過了五年,白居易也被貶為江州司馬。這時元稹已轉官通州司馬,聞訊後寫下了充滿深情的詩篇:《聞樂天授江州司馬》。白居易在貶官途中,風吹浪激,感慨萬千,也寫下五首《放言》詩奉和。

這是一首富有理趣的好詩。它以極通俗的語言說出了一個道理:對人、對事要得到全面的認識,都要經過時間的考驗,從整個歷史去衡量、去判斷,而不能只根據一時一事的現象下結論,否則就會把周公當成篡權者,把王莽當成謙恭的君子了。詩人表示像自己以及友人元稹這樣受誣陷的人,是經得起時間考驗的,因而應當多加保重,等待「試玉」、「辨材」期滿,自會澄清事實,辨明事偽。這是用詩的形式對自身遭遇進行的總結。

在表現手法上,雖以議論為詩,但行文卻極為曲折,富有情味。

「贈君一法決狐疑」,詩一開頭就說要告訴人一個決狐疑的方法,而且很鄭重,用了一個「贈」字,強調這個方法的寶貴,說明是經驗之談。這就緊緊抓住了讀者。因在生活中不能做出判斷的事是很多的,大家當然希望知道是怎樣的一種方法。

這個方法是什麼呢?「不用鑽龜與祝蓍」。先說不是什麼、不是什麼;是什麼,卻不徑直說出。這就使詩歌有曲折、有波瀾,對讀者也更有吸引力。

詩的第三、四句才把這個方法委婉地介紹出來:「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很簡單,要知道事物的真偽優劣只有讓時間去考驗。經過一定時間的觀察比較,事物的本來面目終會呈現出來的。

這是從正面說明這個方法的正確性,然後掉轉筆鋒,再從反面說明:「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如果不用這種方法去識別事物,就往往不能做出準確的判斷。對周公和王莽的評價,就是例子。周公在鋪佐成王的時期,某些人曾經懷疑他有篡權的野心,但歷史證明他對成王一片赤誠,他忠心耿耿是真,說他篡權則是假。王莽在未代漢時,假裝謙恭,曾經迷惑了一些人。《漢書》本傳說他「爵位愈尊,節操愈謙」;但歷史證明他的「謙恭」是偽,代漢自立才是他的真面目。

「向使當初身便死,一生真偽復誰知?」是一篇的關鍵句。「決狐疑」的目的是分辨真偽。真偽分清了,狐疑自然就沒有了。如果過早地下結論,不用時間來考驗,就容易為一時表面現象所蒙蔽,不辨真偽,冤屈好人。

詩的意思極為明確,出語卻紆徐委婉。從正面、反面敘說「決狐疑」之「法」,都沒有徑直點破。前者舉出「試玉」、「辨材」兩個例子,後者舉出周公、王莽兩個例子,讓讀者思而得之。這些例子,既是論點,又是論據,寓哲理於形象之中,以具體事物表現普遍規律,小中見大,耐人尋思。以七言律詩的形式,表達一種深刻的哲理,令人思之有理,讀之有味。

(張燕瑾)

放言五首 並序》相關問答

唐朝 古詩 放言五首 並序 的作者是誰?

唐朝 古詩 放言五首 並序 的作者是 白居易

古詩 放言五首 並序 全詩共多少字?

古詩 放言五首 並序 全詩共389字。

元九在江陵時下一句是什麼?

元九在江陵時,有《放言》長句詩五首

詩句 元九在江陵時,有《放言》長句詩五首 出自哪首詩?

元九在江陵時,有《放言》長句詩五首 出自 唐朝 的詩 《放言五首 並序》。

《放言五首 並序》相關
關於《放言五首 並序》
詩詞大全
經典詩集
詩集大全
各個朝代的詩
課本古詩詩辭
黃歷查詢
日曆查詢